这篇文章来源于JS高级程序设计第三版中关于script标签的介绍,结合查阅的资料写下的学习笔记。
向html页面中插入javascript代码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script标签。其中包括两种形式,第一种直接在script标签之间插入js代码,第二种即是通过src属性引入外部js文件。由于解释器在解析执行js代码期间会阻塞页面其余部分的渲染,对于存在大量js代码的页面来说会导致浏览器出现长时间的空白和延迟,为了避免这个问题,建议把全部的js引用放在</body>标签之前。
script标签存在两个属性,defer和async,因此script标签的使用分为三种情况:
- <script src=”example.js”></script>
没有defer或async属性,浏览器会立即加载并执行相应的脚本。也就是说在渲染script标签之后的文档之前,不等待后续加载的文档元素,读到就开始加载和执行,此举会阻塞后续文档的加载;
- <script async src=”example.js”></script>
有了async属性,表示后续文档的加载和渲染与js脚本的加载和执行是并行进行的,即异步执行;
- <script defer src=”example.js”></script>
有了defer属性,加载后续文档的过程和js脚本的加载(此时仅加载不执行)是并行进行的(异步),js脚本的执行需要等到文档所有元素解析完成之后,DOMContentLoaded事件触发执行之前。
下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三者之间的区别:
其中蓝色代表js脚本网络加载时间,红色代表js脚本执行时间,绿色代表html解析。
从图中我们可以明确一下几点:
- defer和async在网络加载过程是一致的,都是异步执行的;
- 两者的区别在于脚本加载完成之后何时执行,可以看出defer更符合大多数场景对应用脚本加载和执行的要求;
- 如果存在多个有defer属性的脚本,那么它们是按照加载顺序执行脚本的;而对于async,它的加载和执行是紧紧挨着的,无论声明顺序如何,只要加载完成就立刻执行,它对于应用脚本用处不大,因为它完全不考虑依赖。
最新评论
Nignx主要是后台做负载用,没想到你也这么用心
这个评论虽然不能一针见血,但是喜欢这个文章,一直喜欢这个时间管理法。很好
优秀
你对加密的定义很严谨,在平时及网络各种文章中,通常将 base64 称之为“加密”,上面及文章中提到的“加密”同样是这个意思,并非严格意义的加密。严格讲 base64 是一种编码方式。感谢你的回复。
严格意义上来说 base64 不算是加密(Encryption),而是一种编码形式(Encoding)。对于 UTF-8 这种也可以叫它为 Encoding。 加密(Encryption)是指像 R
Base64: 可逆性。 可以将图片等二进制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。 可以把非ASCII字符的数据转换成ASCII字符,避免不可见字符。 MD5: 不可逆性。 任意长度的明文字符串,加密后得到的密文字符
第一个问题BASE64的加密方式和MD5的加密方式在这里 哪种 好用?
正则规则的原理可以多说一些